累积超过4.7万的追踪人数:看似平淡无奇,却有着奇异疗癒感的小鱼乾帐号
「我平时都是拍照的,但大概两年前,我家正好收到了一大笔niboshi,因此萌生了拍照的念头,一切都是从那里开始的。」
文字整理:潘伟至
在日本,小鱼乾是一种常见的料理食材,经常运用在烹饪调味、煮汤,或是零食等,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,完全融入了当地民众日常,看似平淡无奇,却又不可或缺的物品。
不过若回到2017年的1月4日去看,从那天开始,人们对眼前的小鱼乾或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理解。
那一天在Instagram上,出现了一个有趣低调的现象。一个名为「niboshism」的用户帐号,开始每天贴出小鱼乾的照片,且随着日子的累积和持续的经营,该帐号的追踪人数不断攀升,截止今天,已累积了超过4.7万人数,堪比不少名人帐号。
名为「niboshism」,是因为小鱼乾在日文的念法是「niboshi」,也可直译为「小鱼乾主义」。这个帐号的简介非常简单,就只写着「Daily niboshi」,并附上一个官网连结。这也无形中透露了经营者简约低调的行事风格,在他的每一张贴文里,都只有单纯的小鱼乾照片,以稳定的摄影棚方式照摄。
在2018年左右,niboshism曾一度掀起大量讨论。其中有人询问了经营者关於开创帐号的契机,他如此回答:「我平时都是拍照的,但大概两年前,我家正好收到了一大笔niboshi,因此萌生了拍照的念头,一切都是从那里开始的。」此外,他也透露了追踪的追踪者,约有30%来自台湾,占了相当大的比例。
滑开niboshism的Instagram帐号,可见每天上传的小鱼乾形状都各不相同,且各有特色。此外也有网友发现,在法定假日时会出现鲷鱼的鱼乾,并笑称如「小鱼乾日历」一样。在每年的最後一天,其一贯的白色背景也会转换成红橘色,刻画着一年的切换。
niboshism在一年前也开始贩售周边,物件相当多样化,从衣服、帽子、托特包到贴纸都有。更疯狂的是,有民众还将小鱼乾的影像纹身於手臂上,其魅力可见一斑。据悉,这个帐号也曾在西荻洼画廊举办了为期4天的摄影展,在当时吸引了粉丝慕名前往朝圣。
其帐号经营至今已有5年时间,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,niboshism更在一个月前宣布於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架其小鱼乾NFT,为这项帐号开拓了全新的发展领域。
从Instagram的经营到NFT的出现,拜科技的变化所赐,实在难以想像,有这麽一天,我们会以艺术的视角来欣赏小鱼乾。
同场加映
- 为提醒人们塑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,他们把「小鱼酱油瓶」变成了床头边的温暖灯具
- 夜幕低垂之後,我总会拿起面包照亮世界:日本艺术家推出的「面包灯具」
- 味噌汤的美味关键:一定要用小鱼乾高汤,还有只加入一种配料
责任编辑:潘伟至
核稿编辑:古家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