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专栏】想要质感好,装潢材质挑选的6个提醒
选材料,其实是整个设计环节中很特别的存在。设计师在设计初始进行材料版的收集,包括木皮的纹理、大理石的反光感、布料是棉的还是丝的、铁件要用镀钛还是烤漆……等等,都会斟酌再三,藉由材料来反映空间呈现的张力与质感。
但是让人忧心的事情发生了!
因为材料版是各材料商提供的样品片拼组而成,这与真实呈现的效果往往相去甚远,你很难在很小的样品中感受到大面积的视觉。但是你很容易发现业主们会将每样材料拿到手上,用放大镜般端倪每个材质的细节、评论每一片材料的感觉,然後-忘了搭配的重要性。
我当然相信这些全都是屋主们最真实的感受,然而喜欢与不喜欢就跟爱情一样捉摸不定,这些感受常是建立在一种纯粹感觉上,而并非如设计师通盘考量下所做的判断。
往往在接近完工阶段,屋主们才向我反应,「当初油漆色应该选深一点」、「当初选B木纹就更搭了」,然後砍掉重链的也不在少数,白白增加了工期与预算。
老实说,我常常觉得这过程是专业设计师的一种无奈。毕竟,很多时候,屋主会拿出一张很多木皮的image但是却告诉着我们:他并不喜欢木皮……
挑材料,实际上是有一些小诀窍的,在这里给各位一些建议:
1 材质配比。在你所喜欢的意像照片中,材料的搭配往往会有一个比例关系,因此将所有材料摆放一起时,如果可以用类似的比例关系来摆放,将更可以拿捏与意象照片的感受是否相符。
2 涂料选色。在大面积的状态下油漆颜色往往会比色票上看起来更淡一些,所以如果希望色彩更接近你想要的,请选择你在色票上所挑选的深一度色,往往效果会更好。
3 布料选配。对一般人来说这是最不容易的,织纹的大与小与其看小样品,我建议请设计师带你去看大面积的布样,会更容易感受。但是更重要的是,请去理解适合自己的布料触感,有些人适合棉、有些人适合丝,布料不仅仅是最亲肤的材料,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质感材质,选对布料的方向大过选对布料的颜色喔!
4 色调比例。一分材料版的大色调,往往不超过三种,并且往往会有轻重的比例关系,两个类似色的混搭最为基调,在用另外一个对比色或撞色来当作空间的点缀色,往往是最不会出错的法则。
5 实际感受。摸不着的材料,请用远的视觉来感觉,摸得着的用手的触感来感觉,如此一来再配合设计师的专业搭配,必定能呈现最适合业主的设计。
6 真实了解自己。你必须认真观察你所挑选与讨论过的意象照片,认真去推敲自己究竟喜欢哪些材质,才不会看是一套,说是一套。
以上六点,我尽量用最简单的文字来呈现,我觉得与设计师一同挑选材料、参与设计是设计过程最美好的事,试着更清楚表达自己所喜欢的感受、尊重设计师的专业,加上上面几个小小提醒,我想设计的呈现,最终一定更能超乎期待。
图片提供/开物设计
作者/杨竣淞
开物设计主持人,时尚杂志编辑的逃兵,华丽转身投入室内设计产业。与其到处公关应酬,更适合安静做设计。没有纸醉金迷的设计师人生,不是加班或走走散步,就是宅在家当书虫。书虫当久了…设计也做好几年了…突然想碎念一下关於家的样子……
↓↓↓↓ 看看杨竣淞的其它专栏文章
【专栏】家具怎麽挑?这几点你先想想
【专栏】木作装潢,非做不可吗?
【专栏】轻装修,到底有多轻啊?!
【专栏】与其丢一堆图给设计师,不如想想你真正的需要!
【专栏】居住的品味,你说了算!
【专栏】所谓的无印风,只是人来风!生活感,是需要实际体验的
【专栏】家,需要量身打造吗?装潢前该问自己的42个问号
【专栏】你究竟是屋主,还是屋奴?别被格局绑架了
【专栏】关於灯光,其实我想说的是……
【专栏】百万装潢?一张怦然心动的餐桌就够了!
【专栏】把自己的帅气留在生活的弹性里吧!
【专栏】极简,真的是你要的吗?